胁痛:瘀血阻络证

线上快三官方平台

线上快三官方平台

  • 首页
  • 线上快三官方平台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线上快三官方平台 > 新闻动态 > 胁痛:瘀血阻络证

    胁痛:瘀血阻络证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3:36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    编辑:丹青 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胁 痛

   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。西医学中急慢性肝炎、胆囊炎、胆石症、肋间神经痛等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。一、证候类型与治则治法胁痛需辨气血虚实。常见肝气郁滞证、肝胆湿热证、瘀血阻络证、肝络失养证等。胁痛的治疗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原则。实证宜用理气、活血、清利湿热之法;虚证宜补中寓通,采用滋阴、养血、柔肝之法。

    图片

    二、辨证论治

    ·(三)瘀血阻络证

    【症状】胁肋刺痛,痛有定处,痛处拒按,入夜痛甚,胁肋下或见有积块。舌质紫暗,脉沉涩。

    【治法】祛瘀通络。

    【方剂应用】

    1.基础方剂

    血府逐瘀汤(当归、生地黄、桃仁、红花、枳壳、赤芍、柴胡、川芎、桔梗、牛膝、甘草)或复元活血汤(柴胡、括楼根、当归、红花、甘草、穿山甲、大黄、桃仁)加减。

    2.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

    (1)饮片选择:血府逐瘀汤的饮片选择可参考“胸痹”中“气滞血瘀证”的相关内容。复元活血汤出自金代《医学发明》。选用醋柴胡,缓和升散之性,增强疏肝解郁作用;选用酒当归,增强活血通经作用;选用醋穿山甲,增强活血通经作用;选用酒大黄,缓和峻下作用,增强活血化瘀作用;选用炙甘草,增强补脾益气作用。

    (2)剂量建议:血府逐瘀汤的剂量建议可参考“胸痹”中“气滞血瘀证”的相关内容。复元活血汤中柴胡不宜长期且大量服用,《药典》规定其内服剂量为3~10g。大黄长期过量服用或用药不当时,会表现出腹痛、便秘、损伤胃气,引发继发性便秘,甚至有报道称大黄中的蒽醌成分会引起肝肾毒性、胃肠毒性,不建议长期过量使用,《药典》规定其内服剂量为5-15g。桃仁有小毒,故临床用量不宜过大,《药典》规定其内服剂量为5~10g。

    (3)煎法服法:原方用水和黄酒各一半,煎煮饮片时宜加盖,每日2-3次,餐前温服,若服药后腹泻宜调整剂量。桃仁宜捣碎后入煎。

    【中成药应用】

    1. 常用中成药(表6-13-3)

    图片

    2.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

    (1)以上四药均可以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型胁痛。瘀血阻络伴气滞疼痛较著者宜选择元胡止痛片;瘀血阻络伴湿热者宜选择和络舒肝胶囊;瘀血阻络伴肝郁脾虚者宜选择肝达康颗粒。

    (2)孕妇禁用血府逐瘀口服液、和络舒肝胶囊、肝达康颗粒。脾胃虚寒及胃阴不足胃痛者、孕妇慎用元胡止痛片。肝阴不足所致胁痛者慎用肝达康颗粒。

    三、健康指导1.饮食宜忌饮食宜清淡,应戒酒及戒食辛辣肥甘,以免湿热内生。2.日常调护 预防胁痛的发生,应注意起居有常,防止过劳,保持情绪稳定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怒、过悲、过劳及过度紧张,忌恼怒忧思。

    图片

    连载3

    图片

   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,不代表本刊观点,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

    文章来源:《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》杏林自诊转载仅为传播行业信息,不做商业用途。若转载不当,请联系:28331285@163.com删除,感谢原作者的辛劳付出。文中插入广告与本公众号无关。

    图片

    杏林自诊服务内容 

    图片

    我们基于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药执业人员资格认证中心》课程系列为蓝本,开始系统介绍正本清源的中医药基础理论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栏目分类